海娃接受了送鸡毛信的任务,刚进山谷,来了一群日本鬼子,海娃把信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鬼子想抢海娃的羊群,让他赶着羊随他们走。晚上他逃出了魔掌,终于把信送到了八路军手中。按鸡毛信中作战的时间、路线,八路军与民兵一举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
,为百姓除了害。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军民创造的一种传递紧急情报的特殊邮件,信封上粘有鸡毛,以示十万火急。
扩展资料:
《鸡毛信》与同时期其他题材的中国电影一样,9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儿童电影,为了适应中国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政治气候,使孩子们本该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也背上了重担。
尽管那时的儿童影片在风格样式的探索方面留下了较多空白,但令人欣慰的是,从《鸡毛信》开始,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探索,也为那个年代的电影史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经典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鸡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