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

国常会部署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更新时间:4

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并就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部署。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全面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相关部署将加大对重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支持力度,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持续提升产业绿色低碳竞争优势。

会议指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会议作出的系列部署着眼全球产业变革与国内经济转型的双重逻辑。全球气候治理深化要求制造业必须走绿色化道路,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也需要通过绿色技术重塑产业竞争力。

会议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均作出要求,提出“要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传统产业并非落后的代名词,可以通过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实现存量焕新。”朱克力认为,传统产业转型的着力点在于以系统性思维推动生产全链条的绿色再造。其中,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是撬动绿色改造的关键杠杆。政策落地需注重靶向性,聚焦高耗能行业优先更新低效设备,配套财税政策激励降低企业成本。同时,设备更新需要与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实现能效提升的边际收益最大化。

围绕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认为,在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大趋势下,发展新兴产业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要求新兴产业在规划和发展中将绿色技术、工艺和标准贯穿始终,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系统的低碳化,培育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新优势。建议下一步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绿色产品的推广应用,建设区域性再生资源交易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重点企业固废产生、运输、处置全流程等,切实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深入。以新能源产业为例,今年4月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9%和43.1%。同时,我国扎实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强先进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此外,会议还提出,要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相关政策,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更好支持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刘向东认为,当前企业在绿色转型升级中仍面临资金、标准、产业链协同等制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绿色转型步伐不一致。建议强化技术攻坚与标准引领,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明确能效标杆值,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迹核算标准,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产业链协同转型,引导龙头企业披露供应商碳足迹数据,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节能低碳改造。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扩大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破解企业转型的融资难题。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