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当前,以年轻人为代表的消费群体热衷“解压”“悦己”消费,令“辣爽”口味食品消费风潮兴起,并催生出迅速发展的“辣味经济”,不少消费品牌亦积极参与其中。
近年来,以年轻人为代表的消费群体饮食口味发生变化,具有“解压”功能的辣味日益受捧。据《美团餐饮报告》的口味偏好调查数据,咸酸甜辣鲜五味之中,辣味获52%的消费者偏爱,位列首位。而在食辣爱好者中,年轻人占比越来越高。据统计,45岁以下人群喜欢吃辣的比例超过六成,90后爱吃辣占比更是达到近七成。
部分商家及品牌方敏锐地嗅到了这一现象。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数据显示,中国辣味休闲食品2021年——2026年零售额将保持9.6%的年均增速,预计2026年达到2737亿元。另据窄门餐眼截至2025年1月15日的数据,以辣为主要味型的川菜与湘菜过去一年新开门店数分别为33964家、22910家,与其他“非辣”菜系在增长上拉开较大差距。
对于当下年轻人而言,“辣”已从一种基础口味上升为极致感官体验和消费偏好标签,以“爽辣解压”为主张的辣味产品,正在成为Z世代情绪消费的重要入口。5月17日,白象食品与卫龙官宣合作,并推出首款联名产品“辣条拌面”。据介绍,此次合作正是在“辣经济”持续升温背景下,实现对“辣心智”的深度聚焦和对“辣赛道”的精准卡位。
在业内看来,此次两大国货品牌首次联手,不仅在产品端拓展了新的消费场景,也为消费品行业在情绪价值驱动下提供了创新案例,成为“国货焕新”样本。
在这场联名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词:国货。近年来,从美妆护肤、服装饰品到餐饮零食等,“国货热”在各个消费领域兴起。同时,“国货”不仅是产品制造的标签,更意味着对中国消费者需求、情绪偏好和文化语境的深度理解,即在注重产品力的同时懂消费者需求,成为国货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国货联名已不是第一次走红。从光明×冠生园大白兔雪糕,到王老吉凉茶×臭宝螺蛳粉、瑞幸咖啡×《黑神话:悟空》等,国货品牌正通过更具创意和话题性的方式塑造新形象。
此次白象与卫龙联手推出的“辣条拌面”,将“辣爽”这一被Z世代广泛认同的情绪口感,具象化为新品核心体验。此前,白象从“爱香菜党”网友呼声中汲取灵感,与抖音联合共创推出的“超香香香香香香菜面”,成为社交平台热议的“香菜文化符号”。
有业内人士点评,国货的崛起,并不是简单的性价比替代,而是一次与中国消费者文化、情绪、习惯深度对话的过程。辣条拌面的跨界融合,不仅以产品力回应消费新需求,更以情绪链接用户。